(圖為劉異檢察官與朱國容一家的合影)
自2016年起,劉異檢察官與朱國榮一家已一同走過四年多的時間,幾年間的幫扶與關懷讓劉異檢察官與朱國容一家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劉檢察官笑談:“現在我們不只是幫扶人與脫貧戶的關系,我們可是‘親戚’喔”。
朱國容一家居住在金鼎山鎮板橋村,2014年被識別為貧困戶,朱國容老人眼睛看不見耳朵也不好使,老伴任先麗也有多年的精神障礙疾病,二人都已80多歲高齡,兩個兒子30多歲無技術無特長且未成家,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一、扶貧先要“扶志”
扶貧先“扶志”,劉異檢察官知道要想改善這家人的生活狀況,真正向前走,就必須先從思想上扶貧,讓朱國容一家想脫貧,愿意為脫貧付出努力,再與幫扶人一同形成合力實現脫貧。
為此,劉異檢察官長期做朱國榮一家的思想工作,通過與朱國容老人一家講脫貧事跡、脫貧好處,帶著他們去脫貧戶家里實地查看生活的改變情況,經過循循善誘的引導,終于扭轉了朱國容老人一家等、靠、要的思想,讓他們愿脫貧、想脫貧、思脫貧,劉檢察官說這是脫貧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發展養殖促脫貧
在幫助朱國容一家實現思想上的轉變后,劉檢察官通過與朱國榮一家共同探討,結合其自身條件,學習他人脫貧經驗,最終決定以發展養殖解決實際問題,讓養殖做為該戶人家的“活水之源、取水之井”。
從2019年初的兩頭牛兩頭豬到現在的八頭牛一頭豬,通過優惠政策貸款、本單位的一些飼料款補助,朱國容老人家的養殖發展初具規模,養殖硬件設施規范建設也逐漸完善,正逐步朝產業化的方向前進。
(圖為朱國容家修建的12孔牛圈)
三、情感陪同暖人心
日常走訪已成習慣,逢年過節的聯絡探望更是必不可少,用劉檢察官的話說:“我這是在走親戚嘞”。
今年的春節前夕劉檢察官照例去走訪探望朱國容一家,與二位老人一同貼貼春聯、聊聊天,給家里布置布置增添一些新年的喜氣氛圍。朱國容老人耳朵聽不清,與他交談全靠“吼”,劉檢察官說每次嘮家常最后都變得像是在“吵架”。

年初因受疫情影響劉異檢察官有一個月的時間沒能去看望朱國容一家,但劉檢察官一直牽掛著二位老人,在疫情有所好轉后,他立馬帶著口罩,提著二位老人平日愛吃的八寶粥、水果去看望他們,并耐心地向二位老人說明:“現在疫情期間盡量不要出門哈,有哪樣事打我電話,差哪樣東西就和我講,我再給你們送過來”。
四、共同成長,收獲比付出更多
在扶貧的幾年時間來,不止是劉檢察官與朱國容一家認了“親戚”,劉檢察官的家人也與朱國容一家關系變得親密。2019年國慶前夕,為讓朱國容一家能夠在家收看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閱兵儀式,劉檢察官的丈母娘主動自費購買了一臺電視機贈送給朱國容。朱國容老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當他聽見電視里傳來的閱兵現場鏗鏘有力的正步聲和劈槍聲時還是難掩興奮。

劉檢察官說,在幫扶這家人的幾年時間里,看著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經濟條件及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二位老人的笑容越也來越多,自己也感到滿足。劉檢察官強調,雖然自己付出了很多艱辛、努力,但這些付出是值得的,在幫助朱國容老人一家日子越過越好的同時自己在各方面也有了更多的成長,對扶貧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他不把扶貧當工作,只為群眾生活越來越幸福,在扶貧這條路上他與朱國容老人一家一路同行,不只是扶貧。
(供稿人:郭旭然)